「稀土换芯片」成中美谈判底牌 评析:中国已不急了?
6月中旬,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于两天后传出「达成共识」的正面信号。
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证实,双方针对「贸易架构」已有初步协议,并将回报各自的国家领导人。
但就在前一日,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Kevin Hassett也曾明确表示,美国对NVIDIA H20等高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「不在松绑范围内」。这段时间看似和缓的谈判气氛背后,却浮现出中美科技谈判的真正焦点与底线。
芯片与稀土:一场不对等的交换?
中国内部舆论已出现对所谓「以芯片换稀土」策略的质疑声浪。部分观点认为,相较于AI芯片的发展,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具零和性与战略影响。
对美国而言,稀土是短期内难以替代的资源,在航太、军工与电动车供应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;而AI芯片即使短期依赖美国,然而中国本土企业如华为、中芯国际、寒武纪、海光等已具备相当的自研与本土化替代能力。
从技术结构看,美国芯片制裁确实对中国AI训练产业造成阻力,但也激发了中国以「数学补物理」、「架构补制程」、「集群计算补单芯片」等方式的替代创新。
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在6月10日于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专访中直言,单芯片中国还落后美国一代,能用集群达到相近效能。
他的这番话,外界普遍视为中国对美国芯片禁令的「战略释放」:芯片不再是中国经贸谈判的急迫筹码。
任正非揭示中国科技战略转向
任正非的谈话可说是这场博弈的「风向球」。他指出,华为会用数学方法补偿物理的差距,也会透过非摩尔定律的逻辑架构实现高效能。
话语的逻辑背后代表着中国在硬件层面,已不必、也无须再急于盲目追逐先进制程,而是寻求用软件定义硬件的路线;用演算法、程序计算集群就能补齐上物理制程限制。
此外,他也强调开源地位,认为软件领域未来「卡不住脖子的」,中国有信心用开放的技术体系满足社会需求。
任正非这番话的真正含意恐怕是:即便H100、H20等AI芯片短期无法取得,中国仍有路径维持发展动能。
他所传达出的这层自信,也表现于中国官方与领导高层态度中。
近期,习近平与美国前总统川普(Donald trump)通话时并未特别强调「技术封锁」,而是用「消极举措」来形容,并特别「点名」台湾,显示地缘政治压力之下,北京更关切的是地缘政治、区域安全和主导权。
谈判的底线:不是芯片,而是战略空间
从习近平所想、任正非所言来解读,再观察整体中美谈判脉络,可以发现北京真正关注的,绝仅非某一款芯片出口,而是能否突破整体高科技体系封锁与孤立。
部分中国业内人士认为,如果要交换,芯片已不具「换牌价值」,除非是解禁极具价值的EUV曝光机这类核心设备,否则单一芯片松绑进口限制对于中国而言已算「可有可无」。
此外,有部分中国政策圈意见认为,若要在谈判中放宽稀土出口,应搭配美方对台立场有所表态或让步。这一观点,亦与习近平与川普通话中强调的「核心利益」呼应。也就是说,当前中美谈判的底线,不只是科技层面的互惠,更涉及到地缘战略与政治利益平衡。
中美贸易框架已形成 但仍多卡点
从伦敦谈判已初步结束来看,双方确实在贸易架构方面有一定共识,然而,芯片、半导体供应链与AI等高技术领域仍属禁区。在拜登(Joe Biden)政府收紧对中高端芯片出口限制时期,中国已然开始转向自主研发与内需循环升级。
这场芯片与稀土的攻防战,表面看似技术与产能竞争,实则隐藏着制度模式、产业话语权与国际战略的更深层博弈。
中国不再执着于「美方是否解禁某款芯片」,从任正非话语、到习近平发言,或许已能看出:中美科技冷战已进入一个相对冷静克制、但更为深水区的新阶段。
责任编辑:何致中
- 川普新政为美国AI政策揭开新局
- 伊朗威胁封锁海峡 三星供应链警戒连锁效应
- 川普宣称中美协议达成 暗示中国先供应稀土后才放宽管制
- 苹果与中国依存关系深厚 川普关税威胁亦难撼动
- 川普关税压低获利 Sony谋PS5生产地分散避险
- 台美双边贸易年增34% 政府鼓励台企投资美国
- 中国用原料当武器 一刀瘫痪美国电动车供应链
- 川普25%汽车关税未喊停 产业成本增加千亿美元
- 美芯片中国市场恐下修 韩、欧半导体业者渔翁得利
- 川普执意加徵汽车关税 长期恐扶持中国供应链
- 预防美国制裁 SK海力士紧急审查中国EDA软件
- 无畏关税局势瞬息万变 供应链强调走自己的路
- 电动车再改游戏规则 全球前5大Tier 1老面孔洗牌
- 7月9日大限将至 川普:两周内致函贸易夥伴 设单边关税税率
- 评析:风暴中的棋局 川习对话时机与北京的盘算
- 美中关税休兵再引汇率波动 台PCB供应链不敢松懈
- 传富士康扩建巴西iPhone厂区以出口美国 苹果称以低关税国为主
- 车厂强烈反对 川普考虑降低中国汽车零组件关税
- 川普:关税驱使NVIDIA投资美国制造
- 川普关税「核弹级震撼」 EMS龙头富士康如何接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