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导论)美国、越南关税框架底定 「洗产地」防治仍待厘清
美国总统川普(Donald Trump)正式宣布和越南达成初步的关税协议框架,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关税从原先的46%,下降到20%,但也额外加上一条转运关税40%,而美国出口到越南则是变成零关税。
初步看来,越南确实做出了不少退让,而转运关税更被视为是防止洗产地的特殊条款,芯片业者认为,如果是20%的关税,那这就是一个比较能够被供应链及美国消费市场共同分摊掉的数字,对于业者的获利以及美国物价带来的影响,都在可控范围,但转运关税40%,实际该怎麽执行还有待持续观察。
越南近几年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规模快速成长,从最早的成衣、球鞋等一般生活消费品,到近几年有愈来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也是在越南制造。
若按照原先白宫设定的46%关税,外界普遍认为,美国消费市场的物价肯定会大幅攀升,届时还是会惩罚到美国的一般民众。
现在降为20%,相对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尚可接受的结果,毕竟美国政府如果想要创造更多的税收,也不能让高关税来让贸易整个中断,反而把税基抽走了。
不过也有市场意见认为,越南这次的谈判,几乎是全面性的退让,为了确保自己的出口产业能够发展,对美国直接撤销了所有关税,等于是「门户洞开」。
后续是否能够成功安抚包括农业等其他本国产业,还需要时间观察。
就供应链的角度来说,20%的税率,确实就比较可能在终端产品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,被整个供应链给分摊掉。
不过,越南终究只是众多生产基地的其中一个,客户并不会这麽快就确定,接下来的拉货生产与成本分摊策略,这一方面是要等待其他国家和美国签订的关税政策而定。
另一方面,这些关税政策实际执行的细节为何,也需要进一步厘清,才有办法进行反应。
芯片相关厂商坦言,虽然川普总是倾向做出一刀切且简单易懂的政策,但实务上,不太可能制定出这麽单纯的关税规则。
而这次更受到注意的,则是所谓的转运关税40%,究竟该如何定义「洗产地」,势必会是接下来美国和越南在后续关税谈判中的核心议题。
这可以设定的条件非常多,像过去比较大宗的做法,是设定一个产品内容物的来源比例,达到某个比例就算是洗产地,但更进一步来说,这个来源比例该如何定义?
是从中国进口到越南,还是只要是中资公司,无论从哪一国转进就算数?
这中间还是充满许多灰色空间。
外界也有不少意见认为,美国想要防范中国洗产地的目标虽然很明确,但只用关税这个工具,就一定会有转移的灰色空间。
这个灰色空间该压缩到什麽程度,才会让大家觉得成本过高,而乾脆放弃使用中国洗产地的产品,现在都还无法确定。
而越南政府是不是能够严格执行这些关税政策,也充满不确定性。不过,美国现在看起来决心强烈,接下来对于其他重点的出口国家,在关税协议框架中,可能也都会进一步要求制定严格的洗产地相关条例。
DIGITIMES新闻中心团队,针对美国、越南关税协议,对于各大电子供应链的影响,做出初步盘点,请见后续系列报导。
责任编辑:何致中
- 川普将揭AI能源700亿美元投资 拼数据中心、电网与AI人才
- 泰国被徵高关税成变量 中系PCB布局恐陷停看听
- 关税推升零组件成本 Lucid CEO:美制车辆价格势将上涨
- 台积电2H25展望成苦海明灯 汇损、芯片与对等关税成「三杀冲击」
- Panasonic美国第二电池厂落成 EV客户需求牵动产能布局
- 华为帮昇腾芯片找客户 瞄准中东、东南亚市场
- 川普政府启动无人机、多晶矽进口232调查 恐为新关税铺路
- 黄仁勳下周赴北京 行前先见川普
- 评析:川普重施张仪「连横」之策 击破众国「合纵」抗美大计
- 关税重压下日本首相强调能源等自主 惟冲击已蔓延到汽车业之外
- NB赴美生产机率近零 东南亚稳坐产能重镇
- Panasonic投影机业务出售传触礁 关税成拦路虎
- 川普高额单边关税施压 各国急赴谈判桌自保
- 不畏川普政策逆风 太阳能、风能已成美发电主力
- 华为到中东、大马卖昇腾芯片 美国难挡「数码丝路」?
- 关税冲击进口?大疆无人机美国大缺货
- 欧盟内部吁稀土供应加速与中脱钩 然对策难短期见效
- Tesla销量低迷 Panasonic延后美EV电池厂产能全面稼动
- 川普对欧墨徵30%关税 欧盟:必要时将反制
- 冲破DeepSeek、川普关税阴霾 NVIDIA市值破4万亿美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