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导论)美国、越南关税框架底定 「洗产地」防治仍待厘清
美国总统川普(Donald Trump)正式宣布和越南达成初步的关税协议框架,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关税从原先的46%,下降到20%,但也额外加上一条转运关税40%,而美国出口到越南则是变成零关税。
初步看来,越南确实做出了不少退让,而转运关税更被视为是防止洗产地的特殊条款,芯片业者认为,如果是20%的关税,那这就是一个比较能够被供应链及美国消费市场共同分摊掉的数字,对于业者的获利以及美国物价带来的影响,都在可控范围,但转运关税40%,实际该怎麽执行还有待持续观察。
越南近几年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规模快速成长,从最早的成衣、球鞋等一般生活消费品,到近几年有愈来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也是在越南制造。
若按照原先白宫设定的46%关税,外界普遍认为,美国消费市场的物价肯定会大幅攀升,届时还是会惩罚到美国的一般民众。
现在降为20%,相对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尚可接受的结果,毕竟美国政府如果想要创造更多的税收,也不能让高关税来让贸易整个中断,反而把税基抽走了。
不过也有市场意见认为,越南这次的谈判,几乎是全面性的退让,为了确保自己的出口产业能够发展,对美国直接撤销了所有关税,等于是「门户洞开」。
后续是否能够成功安抚包括农业等其他本国产业,还需要时间观察。
就供应链的角度来说,20%的税率,确实就比较可能在终端产品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,被整个供应链给分摊掉。
不过,越南终究只是众多生产基地的其中一个,客户并不会这麽快就确定,接下来的拉货生产与成本分摊策略,这一方面是要等待其他国家和美国签订的关税政策而定。
另一方面,这些关税政策实际执行的细节为何,也需要进一步厘清,才有办法进行反应。
芯片相关厂商坦言,虽然川普总是倾向做出一刀切且简单易懂的政策,但实务上,不太可能制定出这麽单纯的关税规则。
而这次更受到注意的,则是所谓的转运关税40%,究竟该如何定义「洗产地」,势必会是接下来美国和越南在后续关税谈判中的核心议题。
这可以设定的条件非常多,像过去比较大宗的做法,是设定一个产品内容物的来源比例,达到某个比例就算是洗产地,但更进一步来说,这个来源比例该如何定义?
是从中国进口到越南,还是只要是中资公司,无论从哪一国转进就算数?
这中间还是充满许多灰色空间。
外界也有不少意见认为,美国想要防范中国洗产地的目标虽然很明确,但只用关税这个工具,就一定会有转移的灰色空间。
这个灰色空间该压缩到什麽程度,才会让大家觉得成本过高,而乾脆放弃使用中国洗产地的产品,现在都还无法确定。
而越南政府是不是能够严格执行这些关税政策,也充满不确定性。不过,美国现在看起来决心强烈,接下来对于其他重点的出口国家,在关税协议框架中,可能也都会进一步要求制定严格的洗产地相关条例。
DIGITIMES新闻中心团队,针对美国、越南关税协议,对于各大电子供应链的影响,做出初步盘点,请见后续系列报导。
责任编辑:何致中
- 中国「以旧换新」补贴银弹上膛 撑得住面板价格?
- 川普对东南亚关税不手软 台PCB链海外布局增变量
- 川普政府行政命令加强执法 美国洁净能源产业面临严重挑战
- 川普关税税率尚未登「台」 面板双虎有相同担忧
- 关税与电动车转型夹击 奔驰、Stellantis全球销量大跌
- 川普大而美法案对Tesla致命一击 Elon Musk太晚意识严重性
- (导论)首波美国罚单出炉 关税剑指东亚两大主轴
- 韩国三周内关税协商难度高 汽车产业受挫几成定局
-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评析:台美关税谈判如何落幕?
- 川普拟制裁大马、泰国 NVIDIA成最大受灾户
- 白宫贸易顾问批苹果撤出中国制造态度消极
- 欧盟未列首批关税名单 盼争取关键品项豁免、10%基准税率
- 家登估对等关税不影响获利 但恐压缩客户采购预算
- 韩国紧急修法因应美方25%关税通牒 加快谈判脚步拼豁免
- 川普首批关税税率出炉 日、韩面临25%关税
- 现代、起亚汽车美国苦撑 关税不变、库存耗尽后仍需涨价
- 美国扩大防堵「AI芯片出口走私」 执行面是最大挑战
- 川普关税8月1日生效 通知信函陆续向各国发出
- 川普称将与中国就TikTok交易展开协商 传将推美国特供版应用
- 韩国对美出口跌幅大 对等关税恐再冲击汽车市场